羊岩勾青茶属于炒青绿茶,味道堪比龙井茶,产自临海羊岩山茶场。
01
追溯历史
临海产茶的历史悠久,据县志记载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。相传汉时就有葛玄植茗于临海城南盖竹山,开始人工种植茶树。据南宋《嘉定赤城志》记载:“在县北五十五里,自麓至巅十余里,南瞻海门,北望华顶,如在目前,山顶石壁有石影如羊,又有石纹隐起石蛇······”羊岩山由此得名。
又根据清末陈懋森《临海县志稿》记载:“今邑以西北乡石头山为第一,胜于天台,天台茶历三开水,汁味俱尽,此山之茶,经五开水,汁味尚存”。可见当时当地所产的茶已颇具声名。但是如今的羊岩勾青茶其实是后期之秀,是将传统老绿茶制法结合现代制茶理论和新工艺制作而成,因为产于羊岩山,所以命名为“羊岩勾青茶”。
展开剩余67%02
地域优势
羊岩山茶区位于浙江省临海市西北部,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,四季分明,夏日长,春秋短,气候温和湿润,水热同季,雨量充沛。年平均气温17.1℃,极端高温为41.3℃(2003),极端低温为-6.9℃(1997),≥10℃的年均积温5370.3℃,年日照时数为1866.6小时,年平均降雨量1602.7毫米,雨量分配夏多冬少,春秋适中。空气湿度大,相对湿度在80%以上,多雾天,漫射光多。无霜期243天。地温变化7月最高,1月最低,年平均地温为18.9℃。
地貌为低山和中山区,森林覆盖率高,山势变化明显,海拔变幅大,大约为50米—786米。土壤以红、黄壤为主,茶园成土质地以重石质中壤至重壤土为主,土壤理化性状较好,有机质和氮、磷、钾等元素含量高。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地质条件,都为茶叶的培育提供了优质的基础。
03
制作工艺
羊岩勾青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:鲜叶摊放、杀青、揉捻、初烘、造型、复烘和整理。按照标准采摘回来的鲜叶摊放在干净的竹篾上,摊青厚度根据天气和鲜叶老嫩程度而定。接下来便是杀青,掌握“嫩叶老杀,老叶嫩杀”的原则,杀青叶经摊凉后进行揉捻,揉捻压力掌握“轻、重、轻”的原则,当芽叶卷成条索,略有茶汁溢出,有粘手感后下桶。
经过解块筛分机解块分筛后进行初烘,将揉捻叶均匀薄摊在上叶板上,烘干机调成适宜的温度,大概为80℃-130℃,时间为4分钟-13分钟,至初烘叶稍有触手感时出叶,并经振动槽吹风冷却。然后将初烘后的在制品经摊放回潮、筛分后投入到造型机中,至造型叶达到条索勾曲,隐毫即可。再进行复烘,待茶叶用手捻成粉末即可下烘。最后筛分拣梗剔杂后包装贮藏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
发布于:福建省通弘网配资-炒股如何加杠杆-配资公司排行榜-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