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假期充电桩要靠“抢”?多地服务区亮招 叫号、限充、移动充电车…… 本报记者 邹宸 盛锐 通讯员 楼斌
视觉中国供图
扫码留言分享出行妙招
这个假期,不少人选择自驾出行。对一些新能源车车主来说,驶上高速路,除了可能遇到堵车,还需要闯过充电关。
“原以为提前一天出发能错峰,结果还是没躲开。”从广州自驾回湖北老家的辰女士告诉记者,上次她开车回家过年,就经历了两次电量仅剩10%的极度焦虑。这次为避开高速拥堵,一家人9月30日上午就驾车出发了。当晚7点半驶入湖南官庄服务区,没想到这里的充电桩前已等着十几位车主。
“当时前面还有14辆车,一辆车一般需要充电40分钟左右。”服务区有4个充电口,辰女士等到晚上11点半才充上电,“等了近4小时,充电近1小时。”这次回家路,辰女士共充电5次,考虑到下高速去找充电站可能更费时间,都选择了沿途在服务区排队。
展开剩余56%从四川自驾去贵州的车主徐先生也遇到了这样的“抢桩大战”,“一共500多公里的路,我开了超过11个小时。在贵州古基服务区就等了两个小时才充上电。”
两位车主的经历并非个例。
假期首日,G60沪昆高速繁忙节点的萧山服务区同样迎来新能源车充电高峰。据统计,当天充电车辆1700余次,平均充电时长26.08分钟。“我们在假期前增设充电桩30个,现有充电桩位101个。”工作人员介绍,充电高峰时段集中在中午11点至13点、晚上6点至7点,“建议车主提前规划,避开这几个高峰期。”
“假期第一天大概有320多辆车来充电,是平时的2倍还多。”G25长深高速桐庐服务区千岛湖方向的相关负责人介绍,假期里都安排了工作人员以及充电桩维保人员现场值守,还有两辆移动充电车,应急情况下它们可满足8辆车的充电需求。
G50沪渝高速公路湖州服务区从9月30日开始就出现了新能源车充电排队现象,充电桩使用频率较平日增长3倍以上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:“我们增设了移动充电车,实行排队叫号管理,车辆充电量达到90%后及时驶离等多项应急保障措施。”
一位新能源车车主分享了他的出行秘诀:每次电量低于30%就下高速找充电桩。车子充电,人去品尝当地美食,一举两得。此外,做好各项准备同样关键:系统检查、携带应急工具、通过小程序或app关注充电桩信息,都能为长途旅行添一份安心。
当充电不再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焦虑,而成为探索沿途风物的契机,新能源出行才能真正回归其便捷、舒适的本意。你的高速出行有没有什么小妙招?欢迎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。
发布于:浙江省通弘网配资-炒股如何加杠杆-配资公司排行榜-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